职工风采|中国中检山东公司第一批职工创新能手与职工创新工作室揭晓!
近日,中国中检山东公司工会组织开展的第一批“职工创新能手”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俞越、杜有缘荣获“职工创新能手”称号,刘冲伟创新工作室、左兆迎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山东公司首批职工创新工作室。他们以智慧和汗水点燃创新引擎,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职工创新能手俞越:
作为中检公信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俞越扎根安全生产检测设备研发一线,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大牛”。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持续的创新激情,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更拥有PCT国际专利1项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项。5项成果获省级认定“国内领先”,先后斩获山东省机电设计竞赛一等奖、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被评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最美科技工作者。他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为安全生产赋能。
职工创新能手杜有缘:
就职于山东公司技术中心科创与标准室的杜有缘,是科技创新与运营管理的“多面手”。他带领团队开发岸罐自动计算出证程序,将出证效率提升50%;优化堆场管理计费模块,实现场站管理智能化;主导完成汽车衡监管系统升级,节约成本数十万元。他共参与8项科研项目,获授权专利22项、软著6项,开发新产品4套、软件5套,发布团体标准1项,为企业多项科技资质认定立下汗马功劳。
刘冲伟创新工作室:
团队聚焦大宗商品检验鉴定技术研究,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带头人刘冲伟,正高级工程师,烟台区域公司总经理,担任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静态和轻烃计量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0/SC2)委员、海关总署技术规范鉴定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CIQA)商品检验专家库成员等多个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和评审机构专家,团队参与石化产品检验相关标准制定5项,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 散装货物输转 管线充满指南》等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主持或参与3项青岛海关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8篇,获专利24项。目前,团队正全力推进7项在研科研项目,持续为行业标准化与技术突破贡献智慧。
左兆迎创新工作室:
团队聚焦数智化转型与质量安全,8名成员中半数以上为省市级部门及行业学会特聘专家。工作室负责人左兆迎,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山东公司科技创新与标准部(研究院)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带领团队获批集团及地方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SSCI、SCI收录,制修订行业及团体标准10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近三年,工作室助力山东公司成功申报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等20余项荣誉,创新成果转化效益显著。
创新推动发展,劳动创造价值。山东公司工会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持续深耕创新人才沃土,搭建更广阔的职工创新平台,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